“听说穿刺会扎散癌细胞?”
“医生让我做穿刺,是不是很严重?”
面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的建议,不少患者充满疑虑甚至抗拒。今天,我们将粉碎谣言,并明确告知:规范的FNA几乎不会造成癌细胞扩散,而对于某些人群,这项检查至关重要,不容拖延!
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的“金标准”当甲状腺超声发现可疑结节,FNA是术前明确结节性质(良性/恶性)可靠、最常用的微创方法。它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用比抽血针更细(约0.6毫米)的针头精准吸取少量细胞,由病理专家镜下判断,过程快捷、损伤极小。
“扎散”癌细胞?科学证据强力辟谣!核心真相:全球海量权wei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一致证实,规范操作的FNA引起癌细胞针道种植或促进转移的风险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
▼为何如此肯定?
01
针极细,损伤微:造成的微小通道迅速闭合,癌细胞无法主动“爬出”。
展开剩余73%02
“吸”非“推”:负压吸取细胞,无搅动组织风险。
03
扩散机制复杂:癌细胞全身转移需突破多重屏障,细针穿刺远不足以启动。
04
铁证如山:大型研究对比显示,术前是否做FNA,患者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均无差异。国际quan威指南(如ATA, NCCN, 中国指南)均明确FNA安全性。
警惕:拒绝必要穿刺的风险远超谣言!过度担忧“扎散癌细胞”而拒绝FNA,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延误恶性诊断
错过早期治疗黄金期。
·良性过度手术
本可避免的手术创伤和终身服药。
·恶性治疗不足
疾病进展增加治疗难度。
哪些人“必须”考虑甲状腺穿刺活检?1.超声提示中、高危结节 (关键指标!):
TI-RADS 4类及以上结节:特别是4B、4C、5类结节(提示中度到高度可疑恶性)。 具有明确恶性超声特征:如显著低回声、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微小钙化(砂砾样)、边缘模糊/分叶状/毛刺状、丰富血流信号(尤其紊乱分布)。2.结节大小结合危险特征:
≥1cm 且伴有上述任何一项可疑超声特征。 ≥1.5cm 的纯实性低回声结节(即使其他特征不明显)。 <1cm 但伴有高度可疑超声特征(如微小钙化、边缘毛刺)或 颈部可疑转移性淋巴结。3.颈部淋巴结异常:
超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具有可疑恶性特征(如圆形、结构紊乱、微钙化、囊性变、高血流等),无论甲状腺结节本身看起来如何。4.有甲状腺癌高危因素: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如因淋巴瘤等疾病接受过放疗)。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有甲状腺髓样癌(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病史。 个人有甲状腺癌病史,新发现甲状腺结节。5.已确诊甲状腺癌,术前评估:
对于计划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FNA有助于明确原发灶性质(如区分乳头状癌、髓样癌),并评估可疑淋巴结是否转移,指导手术范围和方式。6.随访中显著变化的结节:
原本观察的结节在随访期间体积明显增大(如直径增加≥20%且至少增加2mm),或新出现可疑超声特征。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是揪出甲状腺癌的“精准雷达”。所谓“扎散癌细胞”的担忧,如同害怕吸管会吸散豆腐般缺乏依据。科学证据是破除谣言的利剑。
如果您属于上述“必须做”或“强烈建议做”穿刺的人群,请务必放下不必要的恐惧,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及时检查。明确诊断,才能赢得蕞佳治疗时机。 别让一个过时的误解,成为健康路上的绊脚石。
发布于:江苏省线上实盘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