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消灭”
按照恶性肿瘤规范化治疗原则,外科手术是首选方案。但是外科手术理论上需要切除整个左肺及主支气管,创伤巨大。老人本就虚弱的体质,根本无力承受如此重创。而当医生提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时,家属的忧虑更深了。对化疗副作用的恐惧根深蒂固,他们担忧“好细胞坏细胞一起杀”,老人身体根本扛不住。
高龄、特殊部位的肿瘤、家属对化疗免疫的强烈排斥……徐矿总医院呼吸内科孟浩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面对的是一个棘手的困局。
展开剩余79%“放任肿瘤生长,后果不堪设想。”孟浩语气凝重。气管内的肿瘤如同不断膨胀的塞子,随时可能完全堵死气道,导致窒息;肿瘤增大还可能引发致命性的大咯血。传统有效的手术与全身治疗路径皆被阻断,寻找一条既能缓解老人痛苦,又为家属所接受的“微创之路”,成为唯一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孟浩同呼吸内科副主任施萍主任医师充分讨论后,决定为患者实施“硬质气管镜下经支气管镜热消融+瘤体内PTS注射术”的治疗方案。
孟浩介绍,该种方法是利用支气管镜的操作孔道,插入注射针,将抗肿瘤药物直接注射于肿瘤内部,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消灭”,可快速、有效缓解肺癌气道阻塞情况。
“精准注射”直捣癌灶核心
2022年下半年一种名为甲苯磺酰胺注射液(PTS)的新药获批用于肿瘤的局部注射治疗。它的机制独具匠心:将药物精准注射入肿瘤内部,引发肿瘤细胞发生化学性凝固坏死,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相对轻微。
“它像一把能识别敌我的‘化学刀’。”孟浩这样解释,“药物注入后,能观察到肿瘤逐渐变白、软化、塌陷,其扩散效应通常持续4—8小时,致坏死作用约在2—5天内达峰。”
PTS治疗在徐州尚无先例。为了确保安全有效,孟浩团队做足了功课:深入研究获批依据,广泛联系北京、上海等地已有治疗经验的医院求教,并针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四大风险点——麻醉耐受、瘤内注射出血、药物误入血管导致栓塞、穿刺损伤气管或周围组织等制定了周密的预案。
创新接力,疏浚生命通道
首次PTS注射后,患者的肿瘤开始软化、退缩,但并未完全“溶解”。面对残存的瘤体,孟浩团队没有拘泥于单一手段。他们果断接力采用高频电切技术,对气管内残余的、突出的瘤体进行精准的热消融切除。
“这相当于物理切割与化学摧毁的双重打击。”孟浩表示,“我们观察发现,这种组合疗法能起到‘1+1>2’的效果,效率更高。”第三次注射后,气管内曾狰狞凸起的肿瘤终于平伏下去,曾经让张老先生痛苦不堪的胸闷、憋喘症状显著缓解。
孟浩坦言,站在医学的角度,PTS注射本质上仍是一种积极的姑息治疗方案。“对身体状况尚好的患者,外科手术和化学治疗依然是首选且经过充分验证的方案。”但当这些路因客观条件或主观意愿被阻断时,PTS为代表的新型局部精准治疗,为患者推开了一扇维系生命质量的窗口。
“此次手术采用的甲苯磺酰胺注射液(PTS)是目前唯一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肿瘤内局部注射的化学消融药物,该药物是2022年11月上市的靶向消融肿瘤的创新性药物,对肿瘤组织具有化学性致坏死作用,对正常细胞损伤小,安全性高。”
孟浩说,“瘤体内PTS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度气道阻塞症状,显著减轻肿瘤负荷,缓解患者的呼吸不畅,为恶性气道阻塞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此项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丰富了恶性肿瘤所致气道狭窄的治疗手段,更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
文字/图片/视频晏飞
通讯员 李长鑫 王慧森
美编 傅可涵 校对 珵智
编辑 王岩 张渝浚
你不,我不
小编工作给谁看
发布于:江苏省线上实盘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